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湿地新生消落区土壤呼吸碳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田锴;张成;杨锦霞;沈萌荷;李雨霖;王雪;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自2021年首次满蓄调水以来,水库新生消落区面临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干扰,当前对其CO_2释放规律与特征的认知尚属空白。本研究聚焦中线工程渠首湿地,通过对7个样地的21个样方的实地观测,探明了2023年度消落区土壤CO_2的排放特征:(1)中线渠首消落区非淹没时段土壤呼吸的CO_2年排放量为(18.79±3.50) t·hm~(-2),CO_2释放通量自生长季初期逐渐升高,各样地的平均峰值出现在8月23日(4.056μmol·m~(-2)·s~(-1)),在夏末秋初水位上涨时开始下降;(2)水分是驱动中高水位消落区及周边非消落区内次生林土壤呼吸变化的首要因素,CO_2排放波动与这些区域的湿度变化动态高度一致;(3)低高程消落区的土壤呼吸不受干旱限制,土壤温度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其CO_2排放的主要因素。作为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土壤CO_2释放通量的首次观测,揭示了人工调水与自然环境共同塑造大型水库消落区碳排放的规律特征,为该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5期 v.24;No.23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DA主题模型和扎根理论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核心竞争力研究

    侯玉霞;王慧;刘瑞珩;

    旅游民宿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一大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力加剧,如何提升民宿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民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选取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68家甲级旅游民宿为研究对象,运用LDA主题模型和扎根理论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甲级旅游民宿核心竞争力的五大关键要素:整体环境、民宿实体、运营管理、接待服务、区位交通,这些要素相互依存并共同作用,形成了甲级旅游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并强调了多要素综合作用的重要性,为旅游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4;No.233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

  • 基于STM32的自动换笔写字绘图机设计

    张帅;苏开阳;

    基于STM32的自动换笔写字绘图机的机械结构主要由XYZ运动结构、抬笔结构、自动换笔夹爪和旋转笔架构成,电路硬件由STM32F103RET6主控芯片、光电开关传感器模块、直流降压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等构成。先通过上位机软件将需要书写的文字或需要绘制的图片转化为G代码,再将G代码预解析后烧写进主控STM32内,STM32对G代码进行进一步解析后控制机器运行,完成书写绘图任务。此外,本设计的自动换笔功能可在书写绘图过程中自动更换不同颜色的笔,以满足多样的书写绘图需求。

    2025年05期 v.24;No.233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Matlab提取边缘函数并求解旋转体体积

    王勇;梁栋魁;兰翠翠;臧鹏;闵文骏;

    主要利用数学软件Matlab中的边缘算子提取旋转体的边缘信息,并拟合出相应的函数,进而求解其体积。研究发现:无论是x轴对称的旋转体,还是y轴对称的旋转体,都可以准确地计算其体积。

    2025年05期 v.24;No.233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足DNA Walker的生物传感器用于人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1高灵敏检测

    雷鸣琳;孟雪莹;卢宏飞;孟雪明;赵艺卓;邢小静;

    人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作为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是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因此开发高灵敏度的APE1活性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双足DNA Walker较高的行走效率和稳定性,以核酸外切酶Ⅲ(ExoⅢ)为驱动力,通过其循环剪切金纳米颗粒(AuNPs)上连接的轨道链与双足DNA Walker形成的双链,释放荧光基团(FAM),实现信号放大,并利用AuNPs的荧光猝灭机制,开发了一种基于双足DNA Walker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检测APE1。在最优检测条件下,APE1的活性在0.01~0.5 U/m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173.00C_(APE1)+99.45,检测限为0.006 U/mL。本方法可用于血清模拟样品中APE1活性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6.4%~98.5%。

    2025年05期 v.24;No.233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eV-HKB病毒去除对香菇9608生产性状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段妮妮;张志峰;白明峰;王栓成;马瑜;黄思良;张英君;

    为了分析Lentinuia edodes mycovirus HKB(LeV-HKB)病毒去除后对香菇产量及生产特性的影响,用利巴韦林处理感染LeV-HKB病毒的香菇菌株9608(CK)的菌丝体,获得了脱毒菌株(TD)。在相同条件下培养TD和CK,比较其产量和农艺性状(子实体),并分析其转录组。结果表明,TD菌株的子实体单棒产量均值提高,同时多项农艺性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转录组分析鉴定出5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细胞色素P450和O-甲基转移酶等关键基因的上调表达直接促进了香菇产量的提升。研究阐明LeV-HKB病毒去除通过调控精氨酸生物合成、核糖体功能及糖苷水解酶活性等分子通路改善香菇生产性状的机制,为真菌学中病毒-宿主互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此外,该发现为优化食用菌脱毒技术及提高其他经济真菌的栽培效率提供了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农业应用价值。

    2025年05期 v.24;No.233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体育学

  • 高校公共篮球课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MATEL-ISM-MICMAC法

    宫照玮;杜晓洁;周君华;赵宸磊;

    为提升高校公共篮球课的学习效果,运用德尔菲法提炼出一个由学校、教师、学生、家庭4个维度构成的影响因素集,并采用DEMATEL法对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ISM法对各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有序探索,构建一个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利用MICMAC法进一步分析层级关系以及驱动—依赖关系的属性特征。结果表明,高校公共篮球课的学习效果受学校装备器材、教师教学态度、学生认知能力及家庭体育氛围等15个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被划分为自治、依赖、关联和独立4类要素及5个层级属性。从中心度和原因度分析,学生的兴趣与动机被识别为根本性影响因素,对高校公共篮球课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2025年05期 v.24;No.233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我国群众体育治理的反思

    刘宜;

    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破解群众体育发展难题,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群众体育治理面临的多元主体协同、透明化、动态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挑战,提出治理路径,即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核稳定;推进治理主体协同共治,形成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合力;加快数字治理步伐,提升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科技水平。

    2025年05期 v.24;No.233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面向国家战略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研究专题

  • 一流人才培养视域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杨妍;陈佳琪;张叶臻;李鑫;包磊;邱东方;柳文敏;

    一流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流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教学模式作为支撑。以地方应用型高校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为例,从教学内容、资源、平台、设计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三维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思路。经过多轮次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形成一套较为适合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为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4;No.233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控制测量学”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张子月;豆彩霞;姜永涛;白景锋;苏博;申真;张淼;

    “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之一,如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一直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做强师范,做实应用”的发展定位,提出控制测量“项目化”实践教学,从实践内容、方法、效果评估和考核4个方面进行改革,使实践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工程项目、考核方式更公正合理。实践证明,“项目化”实践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实践。

    2025年05期 v.24;No.23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杨刚;程晋炳;王银花;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则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组织架构,学科群建设已成为当前各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南阳师范学院光电信息与智能制造学科群建设实际,深入剖析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科壁垒、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学科群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等策略,旨在通过不同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025年05期 v.24;No.233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融入思政内容的教学实践

    吴红梅;

    系统探讨了将思政内容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实施方法与效果评估。通过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提出分章节思政内容设计策略,并引入问卷调查、成绩对比等实证数据,验证了思政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双重作用。

    2025年05期 v.24;No.233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教学手段融合下的“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李帅;毕冬琴;杨奇超;程治国;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材料、制药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因内容抽象、逻辑严密、公式繁杂,长期面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传统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模式单向灌输、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导致学生依赖机械记忆,创新能力薄弱。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内容重构—混合教学—多元评价”系统创新,有效破解了高难度理论课程的教学瓶颈。OBE理念与信息化融合路径为化学、材料等同类课程提供了可推广范式,未来将深化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与跨校资源共建,进一步强化个性化培养。

    2025年05期 v.24;No.23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视域下基于OBE理念的机电类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郭韶华;赵阳;张坤;

    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为核心,针对传统课程在教学模式、实践机会、设备与项目以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BE理念的机电类实验课程改革方案,构建了WHHM实施框架,并以此搭建新工科视域下包含基础层、专业层、综合层和创新层的四层实验课程体系。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的情境化实验教学实例设计过程,阐述其具体实践过程,提出加强校地交流、建立多渠道反馈机制、基于反馈持续改进教学等建议。

    2025年05期 v.24;No.233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

    赵菲菲;薛红勤;兰义华;杜志豪;冯杨伟;戚鹏程;李瑞;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作为地理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地理教育发展、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策略,旨在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2025年05期 v.24;No.233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